|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4.2.4土壤類型編碼本編碼參考GB/T 17296-2009《中國土壤分類與代碼》(以下簡稱“土壤分類”),采用層次編碼法對各級土壤從土綱到土種的完整編碼,作為三普過程的土壤類型編碼。編碼由土綱、土類、亞類、土屬、土種5層代碼組成,土綱、土類和亞類3層代碼與土屬、土種層碼間用下橫杠相隔,共7-10位碼,如一個土種名稱ABa_1_5。具體編碼規則如下:
(1)土綱和土類編碼各1位大寫英文字母,以“土壤分類”土綱與土類順序編排。如“土壤分類”中的鐵鋁土土綱代碼為A,該土綱下個土類為磚紅壤,其編碼為AA。
(2)亞類編碼取1-2位英文小寫字母,以中各土類下的亞類順序編排。對“土壤分類”中未出現的亞類名稱,則在“土壤分類”已有亞類名稱之后進行字母編排;如某亞類個數超過26個字母,則采用雙位碼順序編排。如磚紅壤土類下個亞類為“典型磚紅壤”,其編碼為AAa。
(3)土屬編碼為1-2位數字,以“土壤分類”中各土類下的土屬順序編排。對“土壤分類”中未出現的土屬名稱,則在已有土屬名稱之后進行編排,并以在各縣面積由大到小為序。如“典型磚紅壤”亞類下的個土屬“紅泥質磚紅壤”,其編碼為AAa_1。
(4)土種編碼為1-2位數字,以中各土屬下的土種順序編排。如“土壤分類”中未出現的土種名稱,通過比土評土,消除同土異名、同名異土,在“土壤分類”已有土種名稱之后編排,并以在各縣面積由大到小為序。如“典型磚紅壤”亞類下的個土屬“紅泥質磚紅壤”土屬下個土種“景洪磚紅土”,其編碼為AA為AAa_1_1。
分發樣品時,樣品制備實驗室需要保留一定數量的樣品,確認檢測實驗室收到樣品,否則需重新郵遞同等批次的樣品。
土壤普查工作平臺樣品任務清單中抽檢的質控樣品,需流轉到質控實驗室進行指標測試。
“樣品流轉APP”任務清單中流轉到樣本庫的混合土樣,需流轉到樣品庫相應的原狀樣或過篩樣。7.3土壤理化測試指標與方法分發的土壤樣品,到達檢測實驗室或質量控制實驗室后,采用“樣品流轉APP”掃碼登記,并在土壤普查工作平臺上填報收樣的實驗室信息,按照土壤普查工作平臺樣品任務清單中的樣品測試指標與測試方法,進行樣品的物理、化學指標測定。耕地園地的土壤樣品檢測指標見附表2-1,林地、草地、鹽堿荒地的土壤樣品檢測指標見附表2-2。7.4測試數據填報與審核各檢測實驗室按照《土壤普查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中的內部質控要求,對檢測數據質量進行審核,并完成數據填報。填報的數據,除了土壤普查工作平臺閾值限定外,各省需對本省測試數據的質量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方可上傳至土壤普查工作平臺的數據庫系統。,需對各省匯交的數據質量進行審核。
對于不達標的數據項,需開展補測,甚至是重新采樣測試。7.5內業測試質量控制內業測試質量控制,包括土壤樣品的制備、保存、流轉、分析測試、數據審核等環節的內部質控和外部質控。內部質控是檢測實驗室的內部工作過程自控,外部質控是省級與土壤普查辦組織質量控制單位,負責對樣品測試質量的監督檢查。
土壤普查是一項涉及廣泛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多種土壤類型。以下是常見的土壤類型:砂質土: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土壤顆粒較粗,含水量較低,適合種植耐旱植物。黏質土:主要分布在濕潤地區,土壤顆粒較細,含水量較高,適合種植水生植物和喜濕植物。壤土:介于砂質土和黏質土之間,土壤顆粒中等,含水量適中,適合種植多種植物。紅壤:主要分布在熱帶和帶地區,土壤顏色呈紅色,富含有機質,適合種植水稻、茶樹等。黃壤:主要分布在帶和暖溫帶地區,土壤顏色呈黃色,富含有機質,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傊?,土壤普查涉及多種土壤類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和評估。
第三次土壤調查涉及的土壤類型第三次土壤調查是指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進行的一次性的土壤調查,涉及了各地的土壤類型。第三次土壤調查涉及的土壤類型包括以下幾種:棕壤:棕壤是一種在溫帶和帶地區常見的土壤類型,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區,土壤呈棕色,質地較粘重,有機質含量較高,酸堿度適中,適合種植水果、茶葉等作物。紅壤:紅壤是一種在帶和熱帶地區常見的土壤類型,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區,土壤呈紅色或黃紅色,質地較粘重,有機質含量較高,酸堿度適中,適合種植水稻、茶葉、油茶等作物。3.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