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1級階段,是集新興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圖像等)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同時,大大降低了設施蔬菜和果園中因過量施肥而造成的水體污染問題。
盡管各大媒體紛紛報道智慧農業規模萬億級級別,但我用一個樹來形容當下的中國智慧農業現狀,就好像是一顆小樹苗。
同時,、商業模式、人才已經成為中國智慧農業的客觀而又實現的問題,面對變化莫測的時代,我們不得不反思。
國外智慧農業蓬勃發展
中國的智慧農業起步晚于日本、歐美等國家,未來靠什么立足?
某報告顯示:2010年以前,美國就已經有了4家農業科技公司,2012-2013年,美國農業科技公司有8家。根據調查的結果,中國直到2015年才陸續出現了一些農業科技公司。
另外,中國8億多農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7年,在4.9億農村勞動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占49%,小學及以下占38%。
還有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72.7%,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36.%,互聯網在城鎮地區的滲透率明顯高于農村地區。
這些都說明什么問題呢?在這些群體中,互聯網技術普及非常困難。所以,人才的缺乏,導致智慧農業的推廣和落地非常困難和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