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當你觀測暗黑的樹林中時,特別是一部分的視野在光亮中,大物鏡有助于分辯暗光部分物體細節。較后一種情況,是在黃昏,黎明等光線不好的條件下。盡管這種條件在別的地方往往被當作大口徑望遠鏡的主要優勢,其實卻是較不常碰到的。在中等距離上,好的 23mm 望遠鏡表現和 50mm 望遠鏡差不多,大口徑望遠鏡的優勢只是體現在: 50mm 的望遠鏡可以在黎明時候早觀測 5-10 分鐘,黃昏時能夠多觀測 5-10 分鐘,或者可以在稍遠一點的距離上觀測到同樣的細節。對于手持望遠鏡的倍數(7-10 倍)來說,大于 50mm 的物鏡口徑已經很難提供更多的細節了。
觀鳥鏡調焦:建議采用內調焦的單筒作為觀鳥鏡,因為這種結構的望遠鏡調焦的時候物鏡和目鏡都是固定不動的,移動的只是望遠鏡內部的一個負透鏡,這種結構的好處是可以實現更高的密閉性。另外調焦的手感非常重要,太松的阻尼會輕易滑過清晰點,太緊的阻尼會讓手指疲勞。忽緊忽松的阻尼可以讓你抓狂,仿佛在坐翹翹板,無法找到平衡點。好的機型的單筒觀鳥鏡會帶兩個調焦輪,一個粗調一個精調,讓調焦能兼顧速度和精度。調焦輪的位置也有一定的講究,一般來說人的右手會更靈活,所以較好選擇調焦輪在右側的單筒鏡。
還沒有開始觀鳥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說「我這里只有麻雀啊」,但是開始觀鳥一兩個月之后,又會覺得珍稀鳥種都會在小區的花園里露面,當然,這都是錯的。當看到鳥之后,怎么才能知道看到的是什么呢?這時候需要學會描述。很多人問鳥問得都很。
云南艾旅光電科技主營望遠鏡,放大鏡,夜視儀,掃碼望遠鏡,投幣望遠鏡,天文望遠鏡等光學產品,我們將本著真誠合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長期穩定的原則為您服務。
使用觀鳥望遠鏡我的經驗是:沒看過鳥的和新人的描述,在大小上都不可信。我們看書上寫的這個鳥 20 公分,但是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大,因為那都是量標本量出來的。把標本拉直,從頭到尾,還不算腿長。事實上活鳥不會這么呆著的,天冷的時候鳥會縮一團,受驚的時候會炸開毛。而且,很多人對于長度缺乏一個確切的概念,特別是在望遠鏡中看到的。因此,對于初學者,不妨找個常見的鳥作為對照:這個鳥有麻雀那么大,有鴿子那么大,有烏鴉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