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與儲能逆變器的適配和針對客戶需求進行的定制產品設計 ,例如,儲能系統中的BMS與儲能逆變器需要適配,儲能逆變器控制器通過CAN接口與BMS通訊,獲取電池組狀態信息,可實現對電池的保護性充放電,確保電池運行安全。消費者購買儲能電池時考慮的更大因素是品牌聲譽,消費者很少會知道所用的電芯和零部件的來源,而海外渠道認證周期復雜且比較長,儲能廠商與下游集成商、安裝商的渠道構建與維護尤為重要。
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具有間斷性和不可控性的特點,而電池儲能系統的存在可以彌補這一不足,確保可再生能源的平穩供應。
其次,電池儲能系統有助于節約能源資源。
通過儲存電能并靈活供應,可以避免能源的浪費和過剩。
電池儲能系統減少了對傳統能源的需求,降低了碳排放和環境污染,促進了可持續發展。
然而,電池儲能系統在應用過程中仍然面臨一些挑戰。
可再生能源(光伏和風電)的大規模滲透,使得電網從只應對需求側的變化負荷,到既要應對需求側負荷的變化,又要應對供應側可變可再生能源的變化。儲能具有了為供需兩端提供緩沖和平衡的功能。供應側多種不可調度、不可預測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需要儲能來保證能源供應的平衡和穩定。需求側有大量用戶屋頂光伏接入,有些是接在電表后端。為了盡量消納這些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避免對電網的干擾,就需要分布式儲能來提供靈活性。其中,電力驅動熱泵+蓄熱(冷)是重要的技術手段。
在供暖季開始時,蓄熱罐(用熱分層水箱)出口1提供70 ℃水,經換熱器可以有2種選擇:① 換熱成60 ℃水,經3向建筑直接供暖(假定建筑用傳統散熱器供暖),經4回到冷管(此時冷管相當于供熱回水管),再進入換熱器換熱;② 如果網內有供冷用戶(例如數據中心),冷管溫度如果保持在供暖的回水溫度上就過高了,致使供冷用戶無法用冷管中的供暖回水作熱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