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品條形碼通常采用的是EAN-13和UPC-A兩種標準,其中,EAN-13標準是全球通用的條形碼標準,可以表示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而UPC-A標準是美國的一種條形碼標準,由12位數字組成,主要用于北美地區。除了這兩種標準外,還有一些超市會使用其他類型的條形碼,這里就不再詳細的介紹了。制作商品條形碼通常需要用到條碼生成軟件,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下相關操作,步驟如下:
1.準備條形碼數據
要想掃描條形碼顯示商品名稱、價格、規格、產地等信息,需要去物品編碼中心申請備案,備案后會分配條碼段,在條碼段內進行編碼,編碼后把編好的數據放到TXT文本或者Excel表導入到條碼軟件中進行調用,有關操作參考:中瑯條碼打印軟件Excel數據庫導入的注意事項。
2.選擇條碼類型
在條碼生成軟件中繪制好條形碼后,雙擊條碼,在圖形屬性-條碼選項卡中根據自己的需求自定義設置條碼類型。
在數據源中,點擊“修改”按鈕,數據對象類型選擇“數據庫導入”,在字段中選擇相應的字段,點擊編輯-確定。
3.預覽和打印條形碼
設置好條碼后,點擊軟件上方工具欄中的“打印預覽”按鈕或者“文件-打印預覽”,查看批量生成效果。
預覽沒有問題,可以選擇合適的輸出方式將條形碼打印出來,然后粘貼到相應的商品上。
以上就是有關超市商品條形碼的制作步驟,是不是很簡單。制作超市條形碼需要遵循一定的標準。批量制作超市商品條形碼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還節省了時間。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商品條碼的介紹,可以到條碼生成軟件網站查找相應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