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條碼生成軟件中,點擊軟件上方工具欄中的“數據庫設置”按鈕,彈出數據庫設置對話框,在數據庫設置對話框中點擊“添加”,選擇要導入的Excel表,根據提示點擊“瀏覽-測試連接-添加-關閉”。
點擊軟件左側的“繪制一維條碼”按鈕,在畫布上繪制條形碼對象,雙擊條形碼,在圖形屬性-條碼選項卡中設置條碼類型為EAN13。
在數據源中,點擊“修改”按鈕,數據對象類型選擇“數據庫導入”,在字段中選擇相應的字段,點擊編輯-確定。
軟件提示校驗碼錯誤,如圖所示:
這說明客戶數據中的校驗位是錯誤的,如果輸入的是前12位數據,軟件會自動計算校驗位。客戶要求是不能更改條碼數據,按照他表格中的原數據,生成相應的條形碼。這樣的話,可以雙擊條碼,在圖形屬性-條碼選項卡中,把校驗算法改為none,點擊確定。
軟件就可以按照表格中的數據批量生成13位的原號條碼。注意:這個生成的話,不符合EAN13校驗規則,它就只當成了一個普通的數據錄入了,最后一位是沒有校驗功能的,也就不是校驗位了,實際上這種也是不符合EAN13的生成規則的。
生成之后,可以點擊軟件上方工具欄中的“打印預覽”按鈕,查看批量生成效果,如圖所示:
以上就是有關13位原號條碼的批量生成步驟,這個生成是不符合EAN13的生成規則的,一般不建議使用。如果只是當做一個數據錄入的話,可以按照上述步驟進行操作。有關EAN13條碼的介紹可以參考:條碼打印軟件中EAN-13碼的結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