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機器人發展趨勢
2006年微軟公司推出機器人工作室,機器人模塊化、平臺統一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爾·蓋茨預言,家用機器人很快將席卷全球。
2007年豐田公司推出一系列類人機器人,這些'伴侶機器人'會吹小號、拉小提琴,豐田欲將這些機器人打造成人類的生活伙伴。
2008年世界首例機器人切除腦liu手術成功。施行手術的是卡爾加里大學醫學院研制的'神經臂'。與外l科醫生的雙手相比,'神經臂'的優勢在于,它能夠在更小范圍內更加穩定地移動,確保不會出錯。
愛普生機器人
近來,我們推出了新一代基于PC的控制器,其性能比之前的產品更高。近來還推出了SCARA機器人的新型號,稱為SCARA+或RS系列工業機器人,在周期時間、小型規格、工作使用范圍等方面在業界遙遙領1先。我們的G系列SCARA機器人目前提供200多個型號,包括臺面安裝型、復合安裝型、潔凈型/ESD等型號,手臂長度范圍從175mm到1000mm不等。機器人控制系統一種是集中式控制,即機器人的全部控制由一臺微型計算機完成。尤為重要的是,我們還擁有許多集成可選產品,如Vision Guidance、Force Sensing、GUI Builder、Profibus、DeviceNet、EtherNet/IP、Security/Audit Log及.Net等。
愛普生G1迷你SCARA機器人
175 | 225優異的周期時間與精度高的性能、高剛性手臂設計業界領1先的迷你SCARAISO Clean & ESD認證機型大約10年前,愛普生便從事于緊湊型SCARA機器人的研制與開發,并秉承著“越小越好”的理念。10年后的今天,愛普生機器人再次秉承該原則,推出了G1系列機器人。愛普生G1 175和225mm手臂是迷你SCARA手臂,像其他愛普生機器人一樣,擁有您期待的高的性能。1986年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開始實施,智能機器人主題跟蹤世界機器人技術的前沿,經過幾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種機器人。G1擁有行業領1先的周期時間,并且其優點為:不僅在速度測試方面優于其他同類機型。G1手臂的可重復定位精度可達0.005mm,可處理許多過去需要高的精度XY手臂(XY手臂體型大,且占用大量空間)才能完成的高的精度工作。
雖然國內機器人的研究和應用已經越來越火熱,不過,國內機器人在技術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中國的機器人需要理智。”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伯基表示。
技術瓶頸多 發展需理性
“單獨從工業機器人的角度來說,我國這么多年來還是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幾家比較大的主機企業已經成功研制出諸多產品,有的還開發出了從輕載到重載幾乎全系列的產品,并且還在逐漸完善產品譜系。”趙杰表示。
盡管如此,趙杰坦言,國內的產品與國外一些先進的同類產品相比,在性能和一些關鍵技術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距。“我國機器人產業面臨著產業空心化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