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埋砂法復合電沉積金剛石磨輪工藝流程
埋砂法復合電沉積金剛石磨輪工藝流程為:金屬清洗劑脫脂—清洗―防鎊處理—做阻鍍 ―上掛具―浸鹽酸—清洗―電解酸蝕—清洗—帶電入槽預鍍—入砂罩植砂―固砂—補植砂—固砂 ―轉動下加厚鍍—出槽清洗—下掛具―清除阻鍍 ―上掛具―浸鹽酸―清洗—化學鍍鎳或其它表面 保護處理―清洗—干燥—下掛具―檢驗—包裝。
植砂:將金剛石牢固鑲嵌在金屬基體上是保證電鍍 金剛石制品的關鍵。軌道板磨輪基體質量達124 kg,且型面不一,據了解國內制造廠家大都使用經典 的撒砂法即把經預鍍的工件置于鍍液內,并將每個需要植砂的型面幾經轉或移動分別在處于水平位置的型面撒上d為425-600 μm的金剛石顆粒,每撒一型面施鍍1 h左右,一般需經12次左右的鑲嵌 鍍覆才可使基體各型面完成植砂。
磨邊輪磨邊粗、邊直度:磨邊要求光滑,不能有鋸齒;邊直度≤±0.3mm。
1)后磨機相對的一組磨邊輪吃刀量,調節不一致,特別是后一組有這種現象,就會造成磨邊粗和存在邊直度。
2)同步帶、壓帶不同步,壓梁壓不緊,造成邊直度。
3)修邊輪吃刀量過大,致使修邊輪磨損嚴重,出現修邊粗,必須停機用磨邊輪重新打磨。必要時停機更換。
磨邊輪倒角不均:倒角為0.8—1.2mm,大于1.2mm時為倒角寬,小于0.8mm時為不倒角。
1)出現倒角寬時,檢測前磨倒角是否過大,造成后磨無法消除。
2)后磨對中夾板調節不到位,磨偏,一邊磨多,一邊磨少,造成倒角寬和不倒角。
3)新換倒角磨輪后,氣壓過大造成倒角寬。
4)氣動倒角角度調節不到位,造成局部倒角大或不倒角。
磨邊輪碰邊、缺邊角
1)碰瓷在倒角邊上的小碰瓷是磨邊輪調節不到位造成的。
2)碰瓷在磚坯前位置,為倒角下降過快造成的倒角碰瓷。
3)倒角部位出現大碰瓷的為:
a.磨邊輪螺絲松動;
b.磨邊電機倒轉;
c.磨邊輪角度傾斜,造成的大碰瓷,要立即停機處理。
4)碰瓷、缺前角:多數為磨邊座擺移角度太小(2-3mm為宜),引起后輪磨削或磨邊輪金剛砂過粗爛邊;缺前角多數是修邊輪磨太多,撞崩或前面的部分磨邊輪不夠鋒利。
5)缺后角、鋸齒、粗邊缺后角主要因個別磨邊輪磨太多,拉崩后角,粗邊多是第6、7組磨太多,修邊輪磨太少。若修邊輪再磨多一點粗邊會好轉,則尺碼偏小,減少第6、7組切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