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立式砂倉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種用于水砂充填的主要構筑物,通常由直徑8~10m、高度18~20m的圓柱形與及底部半球體或帶一定錐角的錐體組成。
需加快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現在礦山行業處于低谷期,礦山充填開采的應用普及緩慢,需要和地方-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礦山采用高濃度充填開采新技術來處理尾砂。
在開石晶位較高或多金屬共生的極薄礦脈時,為保證采場必要的作業空間,在回采過程中必須采下部分圍巖。
充填站自動控制系統的難點:
⑴工藝流程復雜、要求高;
⑵充填站與選場、尾礦庫、井下采場形成有機整體;
⑶料漿濃度高,不同于層流的水、油,選場紊流礦漿;
⑷系統響應時間需合理;
⑸設備選型是關鍵點(與結構流配套);
⑹設備安裝位置是精度的保證(避免半管流、氣泡)。
必須建立一套充填站的檢測-反饋-調整、監視、記錄控制系統,實現對濃度、流量、配比的自動顯示和自動調整,充填過程的監視和自動記錄。保證充填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尾沙漿充填站,降低勞動強度,減少事故,更好地滿足生產需要。
礦井充填開采技術逐步成熟。充填開采是隨著回采工作面 的推進,向采空區充填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以及充填材 料的煤炭開采技術。近年來,部分礦山企業積極探索并實施了煤 矸石等固體材料充填、膏體材料充填、高水材料充填等多種充填 工藝技術,集成創新了較為成熟的充填開采技術和裝備,提高了 資源回收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環境效益,具備了一定的推廣 應用條件。
1.操作人員經過操作教育,熟悉設備的性能及要求后方可上崗操作。
2.充填工進行生產作業時,按要求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在鋼制作業時佩帶帽),嚴格識別機器設備上標志。
3.堅守崗位,嚴格按照工藝要求和生產指令進行全尾砂的進砂、沉降排水、造漿、放砂等工作。
4.嚴格按充填指令單所規定的灰砂比進行作業。
5.保持站房、設備及管道等清潔衛生,做到文明生產。
6.管道和閥門等不得有漏水、失靈和堵塞現象。
7.填工作中與井下要保持聯系,緊密協作。
8.充填過程中中途因事故停機時,配合井下施工人員,聽從其指令利用事故水沖洗管道。
膏體充填形成大體積固化體,有利于控制充填材料中物質的溶出與遷移,不會對地下水資源造成影響。采空區采用膏體全部充填后,頂底板巖層不會出現結構性破壞,不改變頂底板地下水系結構,也有利于控制和限制充填材料中物質的遷移和影響。膏體充填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基本不泌水,充填室泌出的水分基本被頂底板的巖石吸收或被工作面排水系統外排,不會對地下水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實際上,由于采空區采用膏體全部充填后,不改變礦井地下水系結構,反而有利于保護地下水源。